2020-05-12 10:12:20 辽宁华图公考问答 http://ln.huatu.com/wenda/ 文章来源:头条
很多人提到公务员考试都会想到什么艰难,公务员之路并非这么艰辛,下面听我细细道来。
一、公务员考试的真实目的
一是设置题量,要足够大,不能让你有时间做完了还能检查一遍,比如行测,大多数人无法从容完成,而申论,试卷字数往往都是五六千字起步,很多人连读完一遍都费劲。这就要去对题目的理解非常到位,多刷题形成题感,才能完成考试。
二是设置难度系数,有些题目会很简单,有些会很难。行测就不说了,而申论,第一题如果是概括题,分值是10分的话,这种题目往往都是送分题,非常简单,只要从材料中找到关键词,抄下来就可以了。但是分析题和对策题,有些就会难到变态。
题量大是为了防止某些运气逆天的人,通过第六感把题目都蒙对,有失考试的公平性;难度系数是为了防止某些人通过固定的技巧性培训,通过投机取巧达到目的。
因此,我们对于公务员考试的公平性,毋庸质疑。出题人在这方面都是专家,已经考虑到了方方面面的因素,实际上,我们也会发现,有些人会连续进入面试,这并非是他们运气好,而是已经具备了相应的能力。
三、不复习也能上岸的真相
从本质上讲,公务员考试,其实是对能力的测试。
一名公务员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按照重要程度分为以下三种:
一是逻辑思维能力。公务员最基本的职能是解决问题,而问题获取的途径,并非全是和别人面对面交谈,更多的时候,是以材料、信件、文件等方式获取的,这些材料往往字数很多,内容很乱。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理清脉络,寻找对策。你向领导汇报工作的时候,也要按照事情的概况、原因、影响、对策等层次,简明扼要的汇报。这些,都离不开最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是文字书写能力。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是我们很多人忽略了关键,申论要求的文字书写能力,最大的特点就是高度凝练性和准确性。这是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和公文的特点匹配;二是实际工作也需要做到这个。
三是语言沟通能力。主要是通过面试测试的,当然,面试同时测试了其他几种能力。比如人际关系题,测试你是否具备与人打交道的能力;组织计划题,测试你是否具备组织一场活动的能力;综合分析题,测试你是否具备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公务员的工作,有一个特点就是:既要做的好,更要说的好。
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一定要注意对思维能力的训练。
做行测的时候,不仅要掌握解题技巧,还要去考虑题目和题目之间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在哪里,答案究竟是怎么得出来的。
练申论的时候,要考虑自己的答案是不是足够精简,对于材料的逻辑是否理解的非常透彻,答案的每一个字是否都有出处。这样的练习方法,才是真正锤炼能力,而不是简单的刷题,对答案。
机会青睐于有准备的人,而准备的充分程度则取决于你对事物的理解程度,不要希望寄托于运气,老老实实的锤炼自己的能力,才能早日上岸。
(编辑:彰武华图02)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QQ客服
上一篇:没有教师资格证也能报考教师
下一篇:省考要来了--考得好不如报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