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0 14:52:36 辽宁华图公考问答 http://ln.huatu.com/wenda/ 文章来源:今日头条
辽宁华图为您提供最新的备考文章:教师招聘备考,一起聊孔子。更多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华图招聘频道(http://ln.huatu.com)。添加彰武分校客服微信18202473237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彰武华图教育”。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战国时期鲁国人,儒家的创始人,经典代表作为《论语》。一说到“孔子”大家想到更多的可能是上面的叙述,但其实在我们教育理论考试中,关于孔子的思想是我们经常考察的一个知识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梳理一下孔子经常考察的知识点有哪些?
1.人性论
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也”。意思也就是说人生下来性情是相近的,没有善恶之分,是后天的习染也就是教育和外在环境的影响使人与人变得不一样了。孔子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物,在夏商西周的时候,教育的阶级性森严,平民百姓根本没有什么进行学习的机会。但是孔子这一观点的提出,确为平民中举贤才创立了条件。除此之外,孔子还提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儿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中人可教。
2.提倡“有教无类”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其本身的含义是: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引伸到现在的意思应该是:教育平等的思想,但是仅仅是说教育的起点均等。
3.教育目的:学而优则仕
孔子主张的是从平民中选取德才兼备的君子来做官。也就是说学习是通向做官的一个途径,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一个重要条件。
4.删订六经
《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个方面的内容为孔子主要的教育内容,流传到后代时成为四书五经的重要组成部分。
5.教学方法与思想
⑴教学过程主要分三步:学-思-行
⑵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与三隅反,则不复也。
⑶因材施教:a.闻斯行诸的典故: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b.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⑷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⑸循循善诱: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⑹榜样示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⑺激发学习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编辑:彰武华图02)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QQ客服
上一篇:教师招聘备考,新课改的教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