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1 11:01:55 辽宁华图公考问答 http://ln.huatu.com/wenda/ 文章来源:辽宁华图
辽宁华图为您提供最新的备考文章:文物“水毁”是否还有其他原因。更多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华图招聘频道(http://zhangwu.huatu.com/2020/0806/1637264.html)。添加彰武分校客服微信18202473237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彰武华图教育”。
南方防汛形势十分严峻,多地汛期文物安全也受到重大威胁。据国家文物局不完全统计,截至7日16时,南方11省份已有13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因洪灾受到损失,其中不乏国家级、省级文保单位,有的被毁古桥已有长达800年历史。
当前,有哪些古桥等文物遭遇重大险情?能否修复?天灾之外,文物“水毁”是否还有其他原因?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3天3座珍贵古桥受损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伴随近日多地持续强降雨过程,仅6日至8日3天内,乐成桥、镇海桥、彩虹桥3座珍贵古桥相继遇洪受损。
乐成桥始建于明代,位于安徽旌德县,是长约150米的石拱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日,在洪水冲击下,这座11孔古桥的多个桥孔突然垮塌,截至9日,被毁至仅剩2个桥孔,残存水中。
同样始建于明代的镇海桥,位于安徽黄山市屯溪区,为长约131米的7孔石拱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月7日,镇海桥桥体出现垮塌,像被推倒的麻将牌一样没入江中,桥面部分基本被冲毁,受损严重。
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江西婺源县彩虹桥距今已有800余年历史,这座全长140米的古桥,被誉为“中国廊桥史上的绝版”。记者见到,洪水将该桥部分桥面和桥廊冲毁,所幸古桥桥墩主体结构仍基本保存完好。
此前,在湖南张家界市永定区,有着300余年历史的马头溪风雨桥,墩毁桥塌,被卷入滚滚洪流,消失于风雨之中。
水毁古桥原因不止“天灾”
记者从文物主管部门了解到,近来持续强降雨令多座古桥被长时间、高水位浸泡,一旦遭洪水冲击,极易受到损毁。“特大暴雨和泄洪道堵塞导致了古桥垮塌。”张家界市永定区文物部门负责人唐永才称,山洪来袭,将河道两边的树刮倒冲下来,在桥旁形成堰塞湖,来不及疏通,造成墩毁桥塌。
“天灾”固然可怕,但原因仅此而已吗?唐永才认为,为应对山洪风险,山区修桥时会在桥两头留有泄洪道。但近年部分乡村公路和民房建设违规操作,缩窄河道、堵塞泄洪道,加大古桥垮塌风险。“房屋、公路、堤坝等城市建设挤占古桥河道的现象并不鲜见。”一位从事文保工作38年的专家认为,河道过窄容易致使洪水湍急,增大文物“水毁”风险。
还有文保专家认为,长期通车也加重了古桥负担。记者发现,在损毁前,部分古桥仍在服务市政交通,如乐成桥、马头溪风雨桥上,行人和车辆均可通行。
记者还了解到,一些地方古桥维修加固项目推进缓慢。黄山镇海桥维修加固工程项目流程历时长达约23个月之久,有专家认为,可能导致错过2年枯水期的最佳维修时段。最终镇海桥垮在了“2020年汛期过后”这一项目动工时间之前。
受损古桥物料搜寻难度大
当前,各地文物部门已按照国家文物局要求,积极部署开展文物安全隐患排查和文物保护应急工作。对已受损的古桥,各地主管部门也正积极分类施策。对彩虹桥一类主体结构尚存的古桥,当地组织进行抢险加固,防范后续汛情新风险;积极搜集被洪水冲垮的古桥物料,为修复受损古桥做好准备。但多地文物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汛期洪水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当前受损古桥的物料搜寻难度较大。
记者了解到,要有效加强古桥等文物的汛期安全防护工作,当前仍需解决一些突出问题。多名省级文物保护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本省年度文物保护经费原本就非常紧张,一旦发生文物遇洪受损一类突发事件,并没有预留应急资金可供使用。
专家建议,应加强对古桥等文物的日常“体检”“会诊”,对小问题及时修缮,对存在结构安全问题的要尽快编制保护规划。
(编辑:彰武华图02)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QQ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