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2 14:35:02 辽宁华图公考问答 http://ln.huatu.com/wenda/ 文章来源:辽宁华图
辽宁华图为您提供最新的备考文章:历朝选拔制度。更多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华图招聘频道(http://zhangwu.huatu.com/2020/1208/1685257.html)。添加彰武分校客服微信18202473237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彰武华图教育”。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古代的选拔制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考查的频率也是很高的。为了帮助各位考生熟悉和掌握这些考点,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一一梳理中国古代的选拔制度。
考点1:各朝代选拔制度的内容
选拔方式适用时期内容简介
军功授爵先秦和秦朝时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世袭爵位的制度,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增强。
察举制两汉时期1.察举以“乡举里选”为依据,注重乡里舆论对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 2.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
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出身。后来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
科举制隋唐科举制的创立完善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 1. 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2. 武则天时,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 3. 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地位,后成定制。
宋朝科举制的发展1.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严格科举考试程序,举人经礼部考试后须经殿试才算合格,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殿试成为定制。 2.建立了完善的弥封誊录制,即采用糊名、誊录的方法防止考试作弊。
明清科举制度的变化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为控制士人思想,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而且只准用程、朱理学的观点,称为“八股文”。20世纪初,由于国内形势剧变,封建科举制度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光绪31年(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
考点2:明清科举制度
内容院试乡试(秋闱)会试(春闱)殿试
考场学政巡回案临考场(府、县)京城和各省城贡院(省城)京城贡院皇宫
参加者童生(儒生)生员和监生举人贡士
中者名称生员(秀才)举人贡士进士
日期三年之内两次子卯午酉年八月,桂榜乡试次年三月,杏榜会试同年四月,金榜
第一名案首解元会元状元(二三名为榜眼、探花)
试题练习:
1. 古代科举考试中,把第一名成为“状元”的考试是( )
A. 童试B. 乡试
C. 会试D. 殿试
【答案】D
【解析】殿试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由武则天创制于神都紫微宫洛城殿,所以是从唐朝开始的,殿试第一名称为状元。故本题选择D项。
2. 下列按照时间顺序出现最晚的是( )。
A. 井田制
B. 九品中正制
C. 科举制
D. 郡县制
【答案】C
【解析】井田制创立于西周时期,九品中正制创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科举制创立于隋朝,郡县制秦朝正式提出。故本题选择C项。
(编辑:彰武华图02)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QQ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