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2 13:09:03 辽宁华图公考问答 http://ln.huatu.com/wenda/ 文章来源:辽宁华图
彰武华图为您提供2022辽宁国考构筑开放新高地深耕改革试验田。更多招聘信息敬请关注彰武华图招聘频道(https://zhangwu.huatu.com/2021/0808/1746539.html)。添加彰武分校客服微信18202473237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彰武华图教育”。
广西积极发挥沿海沿边优势,推动建设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开创边境合作新模式,创新对东盟全方位开放合作,举全区之力打造面向东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自贸试验区,以务实成效交出一周年合格答卷。
肩负重任,不辱使命。国家赋予的120项改革试点任务已完成56项,一批独具特色的“广西经验”加速形成;面向东盟塑造广西陆海开放新优势,今年前7个月,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累计开行2109列,同比增长80%,北部湾港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18.4%、34.1%,增速均居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前列;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下放162项省级行政权限,政务服务更高效便民……
改革先行,投资贸易更便利
一年来,广西强化机构顶层设计,理顺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政策体系,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四梁八柱”基本成型——
构建“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自贸办+片区管理机构”横到边、纵到底的扁平高效领导指挥体系,坚持高起点谋划、高层推进,通过上下联动、部门协作、多方参与,形成了举全区之力建设自贸试验区的工作格局。
制定自贸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细化分解《总体方案》试点任务。出台支持政策“30条”,推出先行先试、财税扶持、人才引进等一揽子新举措,打造“政策洼地”和“服务高地”。坚持立法先行,加快推进《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立法工作,加大支持保护投资、贸易、金融等领域改革创新力度。完善政策配套,推动自治区各部门、各片区出台推动跨境贸易便利化等10余项配套专项政策。
全面推进制度创新,有序有效推进各项改革试点任务,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
今年6月,出口“提前审结”改革在友谊关口岸成功上线,出口车辆通关时间由原来的2个小时以上压缩至十几分钟。“我们的电子产品基本上可以当天抵达当天放行,一些客户原本走其他口岸的货物也纷纷转移到友谊关出口。”广西安利泰对外货运有限公司经理黄伟迪介绍。
随着“两步申报”“提前审结”“船边直提”“抵港直装”等系列改革措施落地,口岸通关效能大幅提升,企业通关环境持续优化。今年1-6月,全区口岸进口整体通关时间为6.94小时,比全国平均水平快40.38小时,全国排名第一,比2019年压缩46.94%。
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完善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和风险防控体系,支持面向东盟的产业体系发展……“通过深入推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打造吸引外商投资新高地,建设中国企业到东盟投资创业的‘中转站’。”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莫前锋说。
从通关创新、投资领域改革到推动通道门户开放创新、促进贸易转型升级,从深化以人民币面向东盟跨区域使用为重点的金融改革到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促进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围绕突出面向东盟、陆海联动和沿边开放等“广西特色”,各部门各片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积极开展差异化探索,为国家开放合作提供广西方案。截至8月15日,120项改革试点任务已完成56项,累计完成率46.7%。
面向东盟,扩大开放马蹄疾
8月27日,在北部湾国际门户港航运服务中心一楼港航物流信息平台展示区,记者通过LED显示屏可以清晰地看到港航、班列、通关、海铁联运等实时信息。
“随着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成运营,北海铁山港进港铁路专用线开通,海铁联运‘最后一公里’加快畅通,推动通道物流规模迈上新台阶。”自治区北部湾办副主任王宗文告诉记者,今年前7个月,北部湾港海铁联运班列累计开行2109列,同比增长80%;钦州铁海联运集装箱办理量突破14万标箱,赶超2019年全年办理量。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奋步疾蹄,是广西自贸试验区加快推进面向东盟开放的有力注脚。目前,北部湾港已开通3条远洋航线以及52条集装箱航线,其中至东盟航线19条;已在胡志明、海防、曼谷港、林查班港4地建立了铁路集装箱还箱点,有效推动与东盟的区域互联互通。
一年来,试验区面向东盟的制度创新力度不断加大,开放合作平台日益成熟,国际产能合作布局轮廓初显,有力促进中国与东盟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2019年已完成的54项(按照商务部标准)改革试点任务,大部分是具有面向东盟特色的改革创新。”自治区商务厅厅长、自治区自贸办主任蒋连生介绍,广西互市贸易实现通关作业无纸化100%覆盖,试行多种运输方式进口互市商品;发展北部湾港保税油业务项目,推动通关、航运、支持政策等系统集成创新。
面向东盟的国家级战略平台加快融合互促。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引领,融合西部陆海新通道、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中国-东盟信息港、中马“两国双园”等重大开放平台优势,大力推动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中国-东盟经贸中心等平台建设,集聚资源要素,为加强与东盟国家的经贸、投资等合作提供一站式服务。
推动形成面向东盟开放的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发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优势,着力打造面向东盟的“四链条”,包括以中马“两国双园”为依托打造汽车产业链,建设新能源汽车整车及传动系统、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制造项目;打造中越凭祥三诺电子信息产业链、南宁市跨境高端电子信息产业链等。
突出特色,产业发展势正劲
8月28日,总投资超98亿元、21个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18个创新示范项目挂牌上线,37个重大项目签约落户,一批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商贸物流、高端装备制造等现代产业在自贸试验区布局落子。
产业发展是自贸试验区建设成效的“试金石”。立足功能定位,突出特色优势,各片区以产业链招商为主线,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奋力打造产业集聚发展新高地——
在南宁片区,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QFLP)项目签约,北部湾大数据交易中心、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等一批创新示范项目挂牌,现代金融、数字经济、智慧物流、文体医疗等现代服务业和新兴制造产业发展迅速。
在钦州港片区,华谊钦州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基地二期项目稳步推进,川桂国际产能合作产业园预计2021年全面建成,绿色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板块亮点纷呈。
在崇左片区,中越“两国双园”中方境内园区已建成4.8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三诺跨境电子产业示范园一期电子智能音箱生产线已投产,跨境劳务服务中心项目开建,跨境产业合作风生水起。
随着一批批重大项目落户、投产,强健产业发展筋骨,助推经济转型升级,激发自贸试验区开放型经济新活力。据统计,试验区日均登记企业数量是挂牌前的3倍,试验区内企业总量突破1.3万家。(记者周红梅、简文湘)
相关链接:
广西自贸试验区施行创新示范项目行动计划
近日,一批7万多吨的进口动力煤抵达钦州港后,依托“单一窗口”平台,货物放行数据与实验室电子数据联网对碰,在线审核后自动放行……【详细】
广西自贸试验区一批项目开(竣)工签约授牌
昨日,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广西自贸试验区)在挂牌一周年之际,举行了重点项目开(竣)工、签约及授牌。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钦州港片区、崇左片区一批重大项目开(竣)工,一批重大项目签约,一批创新示范项目挂牌……【详细】
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聚焦跨境金融改革与服务创新
金融集聚效应显著扩大,中国—东盟金融城今年新增入驻金融机构(企业)74家,远超历年总数;金融创新步伐显著加快,初步形成重要金融创新事项70项……现代金融是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以下简称南宁片区)的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南宁片区揭牌一年来,南宁市紧抓多重金融开放发展机遇,出台《加快建设广西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核心区的若干措施》等全方位支持政策,全力推进跨境金融改革与服务创新,对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和跨境金融服务的企业提供政策支持……
(编辑:彰武华图02)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QQ客服
下一篇:没有了